鼻咽癌是一種發生于鼻咽部的惡性腫瘤,最常見于鼻咽側壁、咽隱窩。由于鼻咽癌發病的位置極其隱蔽,癥狀不易與鼻咽等疾病區別,容易被患者忽視,也常常錯過最佳診斷的時間。近日,“人民好醫生”客戶端邀請第二屆“人民好醫生·金山茶花計劃”鼻咽癌領域杰出貢獻專家——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鼻咽科主任醫師陳秋燕、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鼻咽科副主任醫師唐林泉為大家詳細講鼻咽癌的預防與治療。
(資料圖)
造成鼻咽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陳秋燕表示,造成鼻咽癌的常見高危因素主要包括:1、遺傳因素:鼻咽癌患者有家族患癌病史、部分人群具有易感基因。2、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3、環境因素:室內甲醛超標、長期處于充滿化學毒物的環境。4、飲食因素:長期食用咸魚及腌制食物。5、個人習慣因素:長期吸煙或飲酒。陳秋燕建議,一定要特別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定期到醫院進行健康檢查,一旦發現鼻咽癌癥狀要及時治療。
哪類人群需要重視早期篩查?
陳秋燕談到,鼻咽癌的早期診斷對鼻咽癌的預后有著重要的影響,鼻咽癌的高危人群,如長期居住在我國鼻咽癌發生的高發地區且年齡在40歲以上者;經常食用腌制食品的人群;攜帶或感染EB病毒的人群;在生活或工作中,長時間接觸一些油煙、化學毒物并有吸煙、飲酒習慣的人群;家人或親屬有鼻咽癌患者的人群;反復出現鼻塞、涕血、頭痛、耳鳴等不適癥狀的人群等,更應當定期更應該警惕鼻咽癌的發生。
不同分期的鼻咽癌各有什么特征?
唐林泉表示,鼻咽癌一般分為四期,早期癥狀表現為回吸性涕血,耳鳴、聽力下降等,此外患者還會有頸部淋巴結腫大的癥狀,早期一般為單側頸部淋巴結腫大,而且沒有明顯疼痛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中晚期鼻咽癌患者會有嚴重的鼻出血、持續頭部疼痛和面麻等癥狀。當患者的癌細胞發生轉移,如癌細胞顱內蔓延,患者會出現頭痛和神經癥狀,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目前在鼻咽癌的治療方面有哪些治療新突破?能給患者帶來哪些獲益?
唐林泉介紹,從60年代至今,鼻咽癌的治療從技術到藥物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患者五年生存率從當時的40%,顯著提升至近90%。具體來說主要包括兩大方面:首先是放療技術進步,從二維放療技術發展到目前的三維技術、TOMO放療等,鼻咽癌的局部復發率從20%-30%降至5%以下;其次是治療藥物的不斷研發與突破,從化療到抗腫瘤血管生成等靶向治療藥物,再到現在備受關注的PD-1單抗等免疫治療,使得療效不斷提升和復發進展風險顯著降低。目前很多新的臨床研究(如化療聯合PD-1單抗)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相信在未來的兩三年內還會有新的突破,給更多的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術后如何進行口腔及頸部康復功能鍛煉?
陳秋燕建議,患者需要長期進行頭頸部的康復訓練,防止頸部肌肉的纖維化。另外,鼻咽癌患者還需要進行咀嚼肌、舌肌、面部肌肉康復運動,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如使用軟毛牙刷刷牙,減輕對口腔粘膜的刺激。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如何實現胃癌診療的精準化?專家:重視分期與分型 快播報
下一篇:最后一頁